三管齊下 打贏藍天保衛戰——浙江臺州天臺大氣污染防治小記
作者:奧斯恩凈化
發表時間:
瀏覽量:1809
近年來,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注重改善城市大氣環境質量,根據國務院印發的《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》,精心部署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。天臺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加大對油煙污染、道路環境衛生保潔和揚塵污染等環節的治理力度,以“零污染”目標和“零容忍”態度,做到監管全覆蓋、排查無死角、整治無遺漏,取得階段性成果。當前,縣城內空氣質量大幅提高、人居環境顯著改善,市民幸福指數提升。
治理油煙污染 清新空氣
日常防控“契約化”。該局采取“地毯式”摸排,深入城區機關、企事業單位食堂和大型商業餐飲單位,加強餐飲油煙治理政策法規宣傳;建立餐飲行業經營門店數量等信息臺賬。制定《餐飲油煙整治方案》,按照“一戶一登記、一戶一排查、一戶一整改、一戶一審核”要求,與各餐飲行業單位(含單位食堂)簽訂管理契約書,明確雙方職責和義務,規范經營監管。截至目前,已簽訂契約書2600余份。
加強與環保、行政審批等部門合作,建立信息互通、資源共享的聯動機制。抓好源頭治理,強化城區范圍內所有提供餐飲服務的經營單位或場所整治。對未安裝油煙凈化裝置或油煙凈化不達標的,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;對逾期不整改或經整改后仍達不到環保排放標準的,依法停業整頓、處罰。同時,采取定點巡查、突擊抽查、跟蹤整改等方式,開展專項整治,全面改善城區空氣質量。
治理垃圾污染 強化保潔
劃分責任“網格化”。對城區43條主道路、42個居民區、2個工業園區、12條河道等進行網格式劃分,共劃分成17個網格區塊并實施三級管理考核制度。建立“街長、片長、河長”責任機制,明確作業標準要求。因時制宜召開管理現場會,嚴格落實考核制度,加大網格區塊衛生死角清理的督促檢查,有效提升了區域內的衛生保潔效果。
清掃作業“機械化”。全面推行機械洗掃、灑水除塵、快速保潔、設施沖洗“四位一體”道路保潔模式。對赤城路等重要街道分區域提高作業標準、加大機械設施投入、保證清掃作業時間;新增多功能高壓沖洗車,對便道、非機動車道進行沖洗降塵;改良作業工具,根據溫度變化增加灑水頻次,確保路面全天保持濕潤,提高保潔凈化水平。目前,城區街道日均保潔時間達12個小時、部分重點街道和重點區域達14個小時,機械洗掃率達80%。生活垃圾達到日產日清,實現無害化處理。
治理揚塵污染 優化環境
監管運輸“信息化”。落實“三個一”行動,即每周一次組織上門送法律知識活動、每月一次深入現場摸排問題、每季度一次量化考評排名。強化對各個建筑工地等重點區域的全方位監管。依托數字城管系統,將城區130余輛運輸車統一納入數字監控平臺。通過加裝衛星定位裝置,對所有建筑垃圾運輸車輛的起始地點等進行實時監控。不定時在重要路段設卡抽查,整治運輸過程中拋灑滴漏、輪胎帶泥上路等各類違章行為。
建筑垃圾“資源化”。天臺縣在擴充改造現有建筑垃圾消納場基礎上,擬新建1處建筑垃圾(渣土)消納場、1個建筑垃圾(渣土)循環再利用項目和1個再生資源(大件建筑裝修垃圾)分揀中心項目。目前,建筑垃圾(渣土)循環再利用項目已完成設備安裝和調試。完善建筑垃圾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建設,及時公布建筑垃圾產生量和再生產品供求信息等,實現相關信息共享。通過各種方式,積極鼓勵公眾對建筑垃圾進行合理的重新利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