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,是“十四五”規劃的開局之年,為實現“年底前,在完成國家目標任務基礎上,全市及各區盡最大努力鞏固改善空氣質量,細顆粒物(PM2.5)濃度、重污染天數力爭繼續下降。”的空氣質量目標,需要我們大力強化空氣質量改善科技支撐,開展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評估;開展臭氧(O3)污染形成機理、PM2.5和O3協同治理、VOCs來源解析及減排技術、重大活動服務保障及精細化預報等研究。開展天然源VOCs環境影響分析和治理路徑研究,全力提升人民群眾的“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”。
完善VOCs環境監測網絡:完善覆蓋街道(鄉鎮)、主要工業園區等VOCs高密度監測網;研究利用大數據分析、衛星遙感監測等技術手段,探索建設VOCs熱點網格系統,有效識別VOCs高值區。各區采用走航監測、熱點網格監管等方式,探索建立溯源查處、快速處置的VOCs監管模式。
加強施工揚塵精細化監管:做好本行業工地(場站)視頻監控設備正確安裝及日常維護,將數據信號及時接入平臺。同時,充分利用揚塵視頻監管平臺,加大巡查頻次,保證平臺使用效能。
強化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監管:組織做好重型車安裝遠程排放管理車載終端及聯網工作。